桂阳财政:一条民生渠的涅槃之路
2025-07-31 16:31:3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方卉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588

新桂阳7月31日讯(通讯员 曹书丽 谢宗孜)在湘南丘陵的褶皱里,方元镇下燕村干背岭组像一粒被时光遗忘的纽扣,70余位村民守着与嘉禾县普满乡上阳村斜理塘组交界的坡地,世代与泥土相依。谁也没想到,一条突如其来的高标准农田排水渠,会让这个宁静的小村变成了泥泞的“泄洪区”,更没想到一场全民参与的修渠之战,正让家园在泥泞中重焕生机。

下燕村地处于下游,2023年上游嘉禾县普满乡上阳村斜理塘组修建高标准农田,未经协商便将80×100CM排水渠对准村庄直导而下。“就像给漏雨的屋顶又捅了个窟窿。”村民王大爷摸着被洪水泡烂的稻茬,皱纹里积满了泥浆。

2024年6月4日的那场暴雨,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击,100多亩即将收割的稻田在48小时内变成浑浊的湖泊,3口饮水井被泥沙吞噬,500余米人行便道被冲成碎石滩。最让人心疼的是孩子们,背着书包深一脚浅一脚在泥里跋涉,稍不留意就会摔进沟里。春节期间先后有几个挑水的留守老人摔倒了。

水退之后的第七个夜晚,村民自发地来到组长家商量:“等下一次暴雨来到,我们村要怎么办?”与上游村组商量赔偿未果,递交救灾报告也未见回复,村民们的影子在墙上摇晃,最终汇成一句话:“自费也要修渠!”经过七次讨论,方案逐渐清晰:600米排水渠要按40CM宽、50CM高的标准筑牢,既要能排洪,又得兼顾灌溉;500米便道不仅要修复,还要尽可能拓宽,让车能开进来。可算到钱的时候,满屋子的人都沉默了——20万元,对这个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16户人口的小村来说,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。

今年3月份,村民代表王朝崽把项目申请报告送到了县财政局。申请书递上去等了数天,好消息传来:农业局和财政局来到现场查看,提出了修建方案,批准了资金支持15万元。开工那天,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专程赶回,70岁的老奶奶也挎着竹篮送来煮鸡蛋。挖掘机开进山沟时,孩子们追着跑了二里地。

截至目前,600米排灌渠已如银链般嵌在田埂间,混凝土浇筑的渠壁能清晰映出蓝天白云,水流顺畅,灌溉与排洪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;130米村内水泥路平整宽阔,取代了昔日的泥沼,村民们雨天出行再也不用踩泥坑,拖拉机开过也稳稳当当;150米砂石路蜿蜒至山脚下,连接起3户独居老人的家,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;9座人行桥横跨渠上,最大的那座特意做了斜坡,方便村民推三轮车过渠,极大地节省了村民往返田间的时间和体力。

站在新修的渠边,村民们总会想起那句老话:“水顺了,日子就顺了。”这条正在生长的沟渠,不仅排走了洪水,更排走了村民心里的愁绪。村民们会记得,那些在泥水里较劲的日子,那些握在一起的粗糙手掌,那些从渠里流淌出来的、带着阳光温度的希望。

责编:方卉
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推广
民生
时政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